“空姐式服务”最近又成为热议话题。日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名形象、气质俱佳的护士身着粉红色的空姐服饰,在医院进行迎宾、介绍就诊程序、护送危重病人、为患者端茶倒水、挂号、取药等服务。这些穿着空姐制服的护士令人眼前一亮,引来围观,也引起争议。有网友认为,医疗行为是神圣的,不是找几个长得漂亮的护士就可以让患者满意的,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技术水平才是王道。有网友甚至调侃说,“空姐式服务”说明去医院看病和乘坐飞机是同等的消费水平。其实,早在今年5月,江苏淮安市涟水县中医院的12名护士穿空姐制服上岗,就受到质疑:男医生是否要穿机长服?那该是一道怎样的“航空医院”风景?
应该说,护士“空姐式服务”,是对营造和谐医患关系大胆进行尝试,医院的初衷是好的。去大医院看病的人,大多焦头烂额晕头转向,尤其是在这栋楼房与那栋楼房之间、这个窗口与那个窗口之间来回奔波,更有如进了迷宫,这时耐心温和、有求必应、细致周到的“空姐式服务”能让人放心、舒心。就空姐和护士的岗位而言,也有许多共性,医院借鉴航空公司的管理经验,护士向空姐学习礼仪规范,培养细心与耐心,还是很有意义的。
然而,把“空姐式服务”简单地等同于穿空姐服装服务,值得商榷。空姐和护士的着装,是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设计的,有着各自丰富的内涵和职业要求,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可谓“天壤之别”。护士服饰以白色为基调,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职业规范和约定俗成,从科学角度上说,也符合公众对于医院需要平静、病人需要安宁的心理需要。因而,护士学习借鉴的应是空姐的服务精神,而不是在传统形象上来个毫无必要的颠覆。这就犹如空姐也可以学习护士的对生命敬畏之心,但没有必要让空姐穿上护士服大摇大摆于航空器上。否则,那又是一道怎样的怪异风景?
提高服务质量,并不是让护士换一件空姐“马甲”就可万事大吉的。如果穿着空姐的服装,就能提高责任之心、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那么这种“神奇”的服饰就大可广泛推广了,让各行各业女性工作人员都穿着空姐的服装,岂不是省事又养眼?显然,优质服务的关键并不在于服饰。许多“最美护士”并没有穿上漂亮的空姐制服,一样得到广大群众的赞美:四川彭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护士王鲸雁,在宜宾城区致和街看到一位老人倒地,为其实施抢救,为老人赢得了宝贵的急救时间,使老人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武汉中心医院中医科护士杜鹃,看到一民工在餐馆喝酒时突然倒地昏迷,及时伸出援手,直到民工被送医,她才悄然离开。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她们是最美的人。相反的,就拿动车组来说,早就采用“空姐式服务”,但是车票依然难买,车厢依旧拥挤,所谓的高端服务在一些动车组已成空谈。
可见,服装充其量只是外在的形象,护士的优质服务更重要的在于要有丰实的护理知识、丰富的护理经验、高尚的职业精神。公众对于整体医疗服务的改进和优化,有着很高的期待。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势下,在医患关系还有诸多不如意的情况下,医院如何满足公众就医问药的需要,如何端正医风医德、规范行业行为、改善服务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医务能力,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现在,一些部门、单位热衷于展示形象,却忽视修炼内功。实际上,提高优质服务,绝不只是做到“露出八颗牙的微笑”那样简单。认真调查、研究普通老百姓的真实需求,比展示形象的“空姐式服务”更能满足广大百姓的实际需要。
(责任编辑: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