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网

民博会上活动多展示贵州新形象

公平正义网 2020-04-15 14:15:32 最新资讯
正文

参赛选手在民博会能工巧匠选拔大赛现场刺绣 新华社供图

参赛选手在民博会能工巧匠选拔大赛现场刺绣 新华社供图

阅读提示

10月26日,2019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进入第二天,各项民博赛事现场比拼,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精彩纷呈,展区内刺绣、雕刻、布艺、漆器、瓷器、陶艺……各种精美艺术品琳琅满目。借力民博会开展多项精彩绝伦的活动,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着多彩贵州文化新形象。

各项赛事亮绝活

贵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第二届多彩贵州民族服饰设计大赛、“圆梦锦绣·巧手脱贫”妇女特色手工技能暨创新产品大赛……民博会期间举行的多项相继开赛,选手们争相展绝活、亮技艺、比创意,一决高下。

凤凰、公鸡、蝴蝶,多样造型的糖画在吴道琴手中,变得栩栩如生。在贵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赛区,这位来自六盘水的“巧匠”,也是本次大赛唯一糖画参赛选手,已经画糖画40余年。20年前,吴道琴开始收徒弟,接下来她准备开办培训班,把技艺传授给更多人。在活动现场,蜡染手艺人各展绝活,只见她们用铜刀蘸上融化的蜡液娴熟地在白布上作画,这些作品的图案都于脑中构思,“铜刀蘸蜡”一气呵成。

现场,入围选拔大赛总决赛的150名能工巧匠,分为银器类、刺绣、蜡染蜡画、雕塑及综合等五大门类,或飞针走线绣图案、或编丝镶银饰、或铜刀蘸蜡作画,不但展示着传统技艺,还注入了新活力、新元素,10月27日将评出31个奖项。

26日开赛的第二届多彩贵州民族服饰设计大赛,以“多彩服饰·美丽贵州”为主题,设置了“民族元素旅游休闲装”和“民族元素职业工作装”两个比赛类别。现场来自全省各市州的9个代表队设计的服装,一一在T型台上亮相,犹如一场场时装大秀。而下午举行的“贵阳专场”,多个民族服饰装彰显传统魅力,职业工作装有着黔地味道,吸引不少市民围观。

“多彩贵州水”出山

10月26日,记者在2号馆看到,首次亮相民博会的“多彩贵州水文化展”,展区内展示了省内18家“多彩贵州水”企业及贵州天然饮用水系列产品。同时,还以文字、图片、视频和产品实物等结合的方式,展示贵州水资源、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及“多彩贵州水”发展历程、愿景规划等内容。

贵州因“山”而独特,因“水”而秀美,水是贵州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最具特色的生态品牌。目前,全省有66个矿泉水点,其中27个是医疗矿泉水点,还有3000多个泉点,水质均达到质量标准Ⅱ类以上。

据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秘书长肖明介绍,我省去年推出了 “多彩贵州水”品牌,商标授权省内18家饮用水企业,构建“多彩贵州水”品牌+企业产品的“1+N”产品体系。如今“多彩贵州水”牌产品不但在省内市场全面铺开,还销往了北上广及云南、重庆、广西、广东等地。

在民博会开幕当天举行的多彩贵州水产业推介会,“多彩贵州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近2亿元,汇聚了全国饮用水行业有识之士“借水结缘”,共同推动贵州好水出深山。

文化创意助扶贫

10月25日上午,多彩贵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民博会上举行,《从江香禾糯》《苦荞酒》《榕江橙意满满》等作品获得了金、银、铜奖。同时,本次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成果授权贵州省深度贫困县无偿使用,正安、紫云、从江等14个县获得“成果授权无偿使用证书”。

据了解,大赛开始以来,共收到来自贵州、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江苏、浙江等24个省市参赛作品1000多件,经专家评审初评,从报名作品中初选出55组入围作品,入围选手提供实物参赛,最终评选出6部获奖作品。贵州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四学生潘安居是唯一金奖获得者,他告诉记者,选择香禾糯作为设计主题,源于对家乡的热爱。这款设计耗时20余天,画了7、8个版本的草图,“糯”字融合了鼓楼、岜沙部落、梯田等从江特色文化元素,表现了糯米的种植、制作过程,让大众可直观捕获从江特色。

在“黔地守艺”非遗作品展展区,身着苗族服饰的“鸟笼西施”王秋手里正忙着编制鸟笼。王秋介绍说,“卡拉鸟笼”不一般,以竹为原料,历经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有着400多年的历史。

卡拉是贵州省黔东南丹寨县的一个村庄,因该村手工编织鸟笼工艺精湛历史久远,被称作“鸟笼编织艺术之乡”,“卡拉鸟笼”也因此得名,制作技艺也被列入了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场还展出了旋转鸟笼书架、鸟笼工艺灯具等多款衍生产品,工艺精巧,让人爱不释手。王秋说,文创产品融入了编制、雕刻、蜡染、刺绣、书法等艺术,“鸟笼文化”文化产业正在让卡拉村民走向致富之路。(刘辉 肖达钰莎)

标签列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