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新理念展示新形象
——访南博会普洱市参展团副团长、副市长杨林
“充分利用南博会的平台,突出展示普洱‘绿色、生态、开放、包容’发展理念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形象,把普洱这个品牌响亮地宣传出去,把更多的好产品推向国内外大市场,引导企业对接市场,以市场带动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普洱市副市长杨林说。
杨林表示,普洱市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作为普洱的核心竞争力,以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力求把普洱打造成生态环保高地、绿色经济示范区。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参加第3届南博会,以“天赐普洱、世界茶源”作为主题,突出普洱特色,共组织了49家企业参展,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生物产业、休闲度假和养生养老健康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是参展的重点。
杨林说,借助南博会,引导企业学习先进,转变观念,加大企业自身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效应,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普洱地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中心,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具有区位独特、辐射面广、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好等优势。普洱市要积极“请进来、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突出普洱特色,发挥优势,顺势而谋,主动融入国家沿边开发开放、“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杨林说,普洱市着眼于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以更高的视野,系统谋划布局,联动境内外资源,互利共赢开放发展,力求推动对外开放取得更大突破。一是建设对外开放大交通。加快推进澜沧机场、玉磨铁路、玉临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推动建设对老、缅、越的出境大通道,大力发展国际商贸物流;二是发展对外开放大产业。积极寻求发展橡胶、矿石精深加工、鞋帽纺织、五金机电、畜牧产品、农副产品六大边境贸易加工业,加快推进茶叶、咖啡、松香、渔业、特色果蔬及食品五大外贸进出口基地建设。三是培育对外开放大市场。紧紧围绕普洱和周边国家的特色产业、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专业市场。四是打造边境旅游大基地。加强与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旅游开发合作。五是创新服务推进大通关便利化。通过这些工作,充分发挥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和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环境优势,吸引各方有识之士到普洱投资兴业,支持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市场,努力把普洱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阵地。
记者 沈浩 李汉勇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南博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