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慈杯”城关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形象展示——
立足百姓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亲情服务
雁北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治未病”赢得喝彩
雁北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兰州军区兰雁小区大门外23号,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内设内儿科、外妇科、中西医结合科、口腔科、心电图室、B超室、
化验室、观察室、治疗室、中药房和中医养生馆。服务站在有着军旅生活经历、在部队工作了二十几年的军医刘峰、吴维林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按照“社区健康教育先行,医疗服务起步,六位一体逐步到位”的运作形式,为病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并开展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尤其是中医养生馆,突出“治未病”思想,真正使群众“未病先防,欲病防发、愈后防复”,惠及千家万户,赢得了满堂喝彩。
刘峰说:我们就是居民的健康管家
记者采访时,正碰上刘峰、吴维林副主任医师给病人诊断病情,诊室的椅子上,排满了病人,他们是奔着二位医师的信誉而来,也是奔着他们精湛的技艺而来。刘峰站长精神饱满,身材魁梧,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饱含着热情,他告诉记者,城关区卫生局一班人非常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主管副局长宋宝瑞,基妇科王军科长多次下基层指导工作。为充分发挥基层网底作用,雁北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将服务对象由“病人”转变为“社区的全体居民”;工作职责由单纯“看病治病”转变为“维护居民健康”,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和卫生保障,说白了我们就是健康管家。
早在雁北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之初,医护人员进入社区居民家中,挨家挨户建立健康档案,为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居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深入社区、走进家庭,用诚心、耐心、爱心为社区居民尽可能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来增进理解,拉近距离,培养感情,传播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居民健康教育意识,努力成为社区居民的保健参谋,健康顾问。他们特别对下岗职工,低保户和残疾入等困难家庭实行减免费制度,免出诊费、治疗费、检查费减半B超、心电图。还制定了优惠服务卡,使患者第二次就诊可持此卡享受治疗费优惠的10%。他们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工作;对60岁以上的老人和孕产妇,通过家庭责任医生联系卡、电话预约等形式开展上门入户服务;在雁北社区的指导下卫生服务站贯彻“惠民、利民、便民”的服务宗旨,从特色创新工作入手,整合辖区单位资源,开展创建“健康和谐家园”工作,开展了对辖区低保家庭、单亲家庭、困难家庭上门慰问,送慰问金活动。
中医“治未病”是拿手好戏
“秋冬季易上火,大家吃得清淡些,忌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明显上火症状的,可以多吃些胡萝卜、南瓜、芹菜等蔬菜和水果,可以去火,还能增强抵抗力……”“你太胖了,要少吃肉,少吃盐,多运动……”这是雁北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刘峰、吴维林副主任医师给病人讲的话,每天这样的话都要重复十几次甚至几十次。
雁北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给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中,发现不少人因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不规律而导致出现亚健康,还有不少居民患有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医务人员从中医预防保健入手,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编制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制作中医药知识宣传资料、办健康教育专栏,经常到居民区进行健康知识讲座、用药指导和健康提示等服务,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认识,扩大中医药的服务量。今年他们根据区卫生局工作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将二楼医疗区域按中医药特色建设要求,整体进行了装修装饰。并在走道悬挂突出中医特色的名医、名言、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版面,营造浓厚中医文化氛围。在医疗临床及康复保健服务实践中广泛运用中药及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等中医药传统技术。
服务站刘峰副主任医师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二十余载,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实施老年保健,他尤精于治疗心脑血管病、胃肠疾病。对常见病的治疗得心应手。并对小儿疾病、妇科疾病等疑难杂症颇有研究。根据对胃病的临床研究,研制了数种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中药散剂,胶囊,深受患者好评。如胃炎胶囊、通降和胃胶囊、舒肝利胆胶囊等。近年来,对其中的胃炎胶囊、通降和胃胶囊进一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大量实验研究及反复临床验证,治疗患者800余人,治愈率达98.5%以上,得到患者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