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网

换个角度看1850万铁路宣传片:形象展示不是电影

公平正义网 2016-05-17 12:56:21 最新资讯
正文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据媒体报道,投资1850万元请张艺谋拍摄宣传片。短片长五分钟,平均每秒钟耗资6.16万元,网友称其质价不符,认为宣传片的实际效果未达到预想。

网友戏称,1850万元,足够再拍4部《舌尖上的中国》,够拍两部《失恋33天》,够拍一部半《桃姐》,而这个数目到了张艺谋手里,仅够不足5分钟的宣传片。网友对这一费用大为不解,更重要的是,一部国家铁路的形象宣传片并未达到网友心理预期的效果。

拿几部低投资高回报的影片同一部中国铁路形象选片进行性价对比,显然于理不公,规则完全掌握在观众自己手里,低成本电影叫好又叫座的例子少之又少,并不能成为高收入电影的模板,按今天中国电影制作市场乃至于世界电影市场而言,这种小成本电影只能是高回报电影中的小众代表,绝大多数高收入电影是来自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资源。仅几百万的制作成本就能引起强烈反响的骗子如今看来可谓凤毛麟角。因此,不能说明“中国铁路”这一部形象宣传片的性价比要远低于其他几部低成本高效应的“另类”影片,不放在一个相对大众公平的规则上进行比较,结果难免引人非议。

就形象宣传片本身而言,很难想象它能够同其他高成本制作的商业大片又或者其他内涵丰富的文艺片一样受到青睐,形象宣传片的意义就在于对于宣传的政府部门或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理念进行凸显即可,庄重大方而朴实的进行介绍和宣传,而非像网友所说的那样,片子中很少基本没有诸多渲染的特技效果,没有什么庞大的布景,从视觉上很难让达到网民预期。笔者认为无论谁来拍摄形象宣传片,这都是作为一个官方的形象展示,不可能像电影一样让观众进行视觉享受,如果真若如此,这也背离了形象宣传片的初衷。

几乎很难见到哪部形象宣传片是受到观众热捧的,这都与观众欣赏形象宣传片的角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我们所知比较著名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一样,除了强大的宣传造势之外,并未让亿万观众感觉这就是一部电影,一部杰作,而只是像一部工具书一样介绍了国家的发展和变化。一次,了解形象宣传片的目的和作用,再来看宣传片的效果能够帮助网民真正认识到这部片子的意义。

最后,我不想过多的谈论宣传片的导演,张艺谋作为我国最杰出的电影导演之一,无论是曾经主持过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是《活着》、《菊豆》这些经典的电影,都为人津津乐道。但如此成功的一个导演,近年来的作品也令观众所不满,从《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转型,到《三枪拍案惊奇》的江郎才尽,直至近期的《金陵十三钗》,几乎每一部都是大成本高制作的电影,而获得的票房和口碑则远跌出观众的心理预期。除了导演自身的风格变化外,这其中不凡掺杂了观众过高的预期。诚然,这都是大家对一名杰出导演期冀过高,又或是已经将他刻板的定在自己的思想框架之内的原因,但凡这个影片不按照自己的心理预期而拍摄,又或是导演并未呈现出观众心中的拍摄角度,这就成了观众非议影片的原因之一。

1850万在现今各种国家级形象宣传片的制作费用来看,并非最贵的,这其中除了拍摄的成本以及需要支付明星导演的费用外,相信宣传上也要花掉大笔的费用。例如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租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位费用,每分每秒都要支出高昂的费用。无论这笔费用值与不值,这都关乎每一名观众看待他的角度和心理预期。作者:周晓舟

标签列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