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钜派杯”2016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里约奥运会选拔赛在佛山落幕。为期8天的精彩赛事让人意犹未尽,佛山亦兑现申办承诺,举全市之力,以一流的接待、一流的场馆、一流的组织,确保赛事顺利举行。
这是一场高规格的奥运选拔赛,这也是一场佛山风采的展示。一场大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除了比赛自身的精彩外,也与现场秩序的好坏、环境的优美与否密切相关。而本次游泳冠军赛的承办地——佛山彰显的干净城市、文明城市等魅力,向大家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这场运动盛会引发国内外媒体聚焦。据统计,此次比赛共有国内外45家媒体175名记者到场采访,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英国BBC等媒体。CCTV5更是推出四场直播、三场录播全方位报道赛事,展示佛山风采。
城市升级凝聚自信底气
4月的佛山,蓝天白云,寒气减退。漫步在佛山新城,满目皆绿,清爽洁净的空气中夹杂淡淡花香,处处彰显着绿色的活力和现代化的魅力。
伴随游泳比赛的进行,佛山迎来了众多外地观众,他们惊叹佛山的美景,还被这座城市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毗邻世纪莲体育中心的佛山新城河滨公园成了外地观众、媒体休闲的好去处。他们有的在全民健身绿道上散步,有的坐在河堤旁的凳子上聊天,有的拍照留念,还有一些外地的摄影爱好者架起了相机,用镜头将眼前的美景定格。
这一切得益于佛山城市升级带来的巨变。从2012年起,佛山实施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总投资高达约1115亿元,涉及项目100多个,城市面貌巨变,焕然一新。三年计划完成后,佛山从去年起又启动实施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计划,部署总投资2429亿元,推动从城市升级走向城市升值。
2015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3.9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83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55%、47.7%,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高收入城市行列。这座制造业之城一手抓经济崛起、产业升级,一手抓改革深化、环境再造。
经过4年多的努力,城市升级项目聚点成线、串线成网,逐步呈现出连片成面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天空中的“佛山蓝”越来越多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削减5%,环境质量已提前达到了著名的“库兹涅茨环境曲线”中的“拐点”。
不少市民都感叹,经过城市升级,佛山的城市“硬件”已经有了明显提升,值得点赞。
工业城市的文明魅力
如果说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化的佛山,而文化与文明的坚守则是城市发展的“魂”之所在,它们造就了佛山的“软实力”。
作为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佛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雄厚经济、高楼林立,更在于它对文化的执着与坚守,在于它把文明融入城市肌理,更融入百姓生活,让佛山这座城市充满了温情。
走在佛山老城,曲径幽深的横街窄巷默默诉说着关于这座城市鲜为人知的故事;仅仅数十米外的马路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刻下了现代文明的印记。
自1994年1月份获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佛山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在这20多年里,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保护,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步伐不断提速,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打破了千百年来的城市格局。
佛山还是全国文明城市。2015年2月28日,佛山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我国含金量最高的综合性城市荣誉,城市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佛山取得提名资格之后只经一轮创建就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就是对佛山坚守的最好肯定。
一个城市的文明,更多地体现在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普通人身上。据统计,佛山注册志愿者达68.53万人,仅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就有300多个。他们在城市文明建设、公共服务、基层治理、城市软实力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2016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里约奥运会选拔赛现场,也有一群这样特别的人——由40名佛科院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在场馆内外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全民健身活动日趋丰富
本次比赛花落佛山,良好的群众体育基础和硬件设施是重要的因素,仅游泳项目,佛山全市各类游泳场馆超过500多个。
佛山人的体育健康意识非常强,截至去年,全市800万人口中,60%的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近年,佛山大力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健身氛围,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据了解,在“十二五”期间,佛山市、区、镇(街)、村(社区)共投入约6亿元建设了150个社区体育公园;积极推进村(居)户外体育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全市村(居)户外体育设施全覆盖;积极推进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工作,实现春节、元旦、五一、十一以及每周日等节假日主要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至201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75平方米。
谈及为何选择佛山时,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游泳部部长袁昊然表示,佛山具备一流的场馆设施、保养得当、丰富的大赛经验等都得到运动员和各省市相关部门的认可。
举办本次比赛的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就是市民最爱的运动场地之一。由于保养和维护得当,2006年建成使用的佛山世纪莲游泳馆依旧如新,再加上游泳馆采用的水循环系统,让世纪莲游泳馆成为不亚于水立方的场馆。世纪莲独特的设计和良好的社会开放度,也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游泳运动中来。60岁的市民梁燕平是一位游泳爱好者,泳龄接近30年,他说:“我平时都是来世纪莲游泳的,这里的设施和水质都很不错。”
近年来,佛山还举行了众多大型体育赛事,例如举办了第八届市运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市残运会、老年人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市直机关运动会,每年还举办龙舟文化节、武术嘉年华、全民健身日、南粤幸福周、体育节、村际篮球赛、镇街篮球超级联赛等群众体育活动。
实力提升佛山频刷头条
600多名全国各地运动员以及裁判员、技术官员等齐聚佛山,45家国内外媒体聚焦佛山,175名新闻记者来佛山报道体育赛事,刊播原创稿件700多条,央视点赞佛山体育、武术和城市发展……此次大赛对于佛山来说,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宴,也是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和推介佛山经济、文化和城市形象的一个平台。
据佛山市委宣传部及赛事组委会媒体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赛事期间,包括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浙江电视台、英国BBC等在内的45家国内外主流媒体纷纷用镜头记录此次大赛。其中,央视四次直播此次赛事,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网易体育频道也全程参与直播。
值得一提的是,CCTV5在4月4日直播解说此次赛事时,用了两分多钟来介绍佛山的城市荣誉、宜居环境、城市变化、佛山美食等;在4月7日,直播解说时,央视点赞了世纪莲游泳馆内条件好;4月8日还专门推介了佛山的武术文化。
此次赛事让佛山在大众视线里频频出现,媒体界里也刮起了一股佛山风。这段时间,不管是在市区街头还是在体育场馆内,随意和外地的运动员、记者、游客聊几句,都能听到对佛山的赞美之词,诸如城市干净、交通完善、环境优美。
媒体记者李雯是第一次来佛山,发现佛山不仅市容市貌漂亮,而且广场公园随处可见,她觉得这里的市民一定非常幸福,她说:“这几天在比赛空档期逛了一下,发现佛山是个既现代又传统的城市,虽然高楼林立,但又不缺像岭南天地、创意产业园等具有文艺气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