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网

我市4个景区入选第四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公平正义网 2018-01-06 10:07:21 最新资讯
正文

  近日,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公布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名单,共32个,其中非遗主题小镇15个,民俗文化村17个。我市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共有4个。 

  以民俗风情为保护方向的松阳县西屏街道明清文化街区、以云和木玩具制作为保护方向的云和县采真里历史文化街区、以畲族风情为保护方向的景宁畲族自治县鸬鹚乡成功入选非遗主题小镇。龙泉市龙渊街道石马村成功入选民俗文化村。 

      松阳县西屏街道明清文化街区 

  松阳明清古街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是松阳历史最悠长,文化沉淀最深厚的街区之一。古街商肆连绵,铁匠铺、金银铺、锡箔铺、修篾店、草药铺、秤杆店等古老手工业仍在营业,随处可见非遗传承工艺的坚守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典范。 

我市4个景区入选第四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云和县采真里历史文化街区 

  采真里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以云和木玩具制作技艺发展历史脉络为线索,深入挖掘云和木玩文化要素,延续老城格局,复原明清和民国历史文化建筑。保留现有手工艺店铺,通过鲁班文化广场、三匠工坊的打造传承历史匠艺文化,充分体现云和当地木玩特色。此外,街区内约有37处传统院落,15条巷弄,52间传统手工艺门店作坊,8处省文保单位。拥有深厚的文化与生活积淀,保留着多元的文化传统,有传统市井生活的氛围。街区内建筑年代跨度大,百分之六十为土木、砖木结构,大量居住建筑仍保留院落形式,特色院落以居民住宅为主,展示贴近生活,活泼生动。 

我市4个景区入选第四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景宁畲族自治县鸬鹚乡 

     鸬鹚乡主要以省级非遗项目马仙信俗为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展示形式,鸬鹚乡相传为马仙故里,马仙信俗是景宁畲族自治县最具影响力的女神信仰。始于宋元,盛行于明清,自民国以来有很大的发展。马仙又称马大仙、马孝仙、马天仙奶、马夫人、马元君等,其信仰肇始于鸬鹚一带,而盛行于景宁沙湾、标溪、梧桐各地,进而辐射至福建闽东、闽北、闽西、闽中及台湾各地等广大地区。每年农历的七月,相传为马天仙的神诞之期,仪式历时近二十天,由“迎神”、“巡仙”、“送神”三部分组成,是鸬鹚乃至景宁各地规模最大和最为隆重的民俗文化活动,此俗相沿已有五百余年,是民间传统信仰习俗的遗存现象。 

我市4个景区入选第四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龙泉龙渊街道石马村 

  石马村位于龙泉市龙渊街道北郊的半山坡上,海拔665,离龙泉市区约14公里。石马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文化活动活跃繁荣。有龙王庙、西灵寺、观音庙等文物保护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石马、仙石玄和石玄头背村、龙王显灵等民间传说。石马元宵“抢灯(丁)”习俗、珞笋(白笋)制作技艺等传统文化项目别具特色。2001年该村被原龙渊镇命名为“石马生态旅游民俗文村;2008年、2009珞笋(白笋)的制作技艺分别被列入龙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丽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石马抢“灯”习俗被列入龙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丽水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石马 “抢灯(丁)”习俗成功申报并列入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2013石马元宵“抢灯(丁)”习俗评为浙江省26个地区春节文化特色地区之一。

我市4个景区入选第四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我市已经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情况如下: 

     第一批4个:景宁畲乡之窗景区、龙泉青瓷文化园、青田石雕旅游区、缙云仙都景区(轩辕氏祭典) 

     第二批5个:云和县下垟村、景宁县东弄村、缙云县河阳村、庆元县月山村、遂昌县淤溪村 

     第三批2个:缙云县壶镇镇金竹村、松阳县望松街道吴弄村 

标签列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