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乘着“一带一路”东风去旅游
2014年,青海在西部省份中,率先举办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圆桌会议,达成一批新的政府间、企业间合作协议和经贸合同。
2015年,青海在土库曼斯坦和尼泊尔设立经贸联络处,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并与沿线国家确定了41个合作交流项目。
满怀着希望与憧憬,收获着一个又一个喜悦。“青洽会”一路走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7届,在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青海不断与各国加强贸易往来,尤其在农业、采矿、电力、旅游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沿线多国大使、参赞和代表对青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均表示要与青海加强合作往来。
开放的思路,扎实的铺垫,迎来了我省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质性进展,也让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旅游迎来了别样的春天……
沿着“丝路经济带”
游大美青海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这一战略为中国经济融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提供了重要契机。地处丝绸之路沿线的青海,面对这样的历史机遇自然也不甘落后。
青海是一个自然环境独特、民族文化多彩的地区。“青洽会”举办伊始,只是政府、企业间的一个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17年间,“青洽会”已经从一个小小的招商引资洽谈会扩大到如今的全国较知名的大展会。展会把官方活动与民间文化旅游交流结合起来、把企业交流和机构活动结合起来,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企业参会。据统计,截至到6月6日,2016青洽会初步落实签约项目394项,总投资额1659.07亿元,完成签约目标任务的92.17%。其中,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共38项,占拟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的54.67%。
2014年,青海开通了国际航线打通物流通关,全力打造交通新命脉,建立完善基础服务功能,依托境内丰富的历史文物遗存,唱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主旋律,实现与中亚各国繁荣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据省旅游部门统计,2014年,全年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000.43万人(次),同比增长12.6%;实现旅游总收入201.9亿元,同比增长27.3%。2015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15.4万人(次),同比增长15.45%;实现旅游总收入248.03亿元,同比增长22.8%。
而今,青海敞开的不仅是面向老百姓的大门,更是诚挚广邀世界前来“大美青海”的旅游视窗,是海纳百川对外开放的广阔胸襟。
倚着平台 迎“一带一路”新机遇
“‘青洽会’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与窗口,既要组织好各地方客商参会参展,又要吸引更多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展会,努力把‘青洽会’办成一流展会。”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曾这样表达“青洽会”这一平台的初衷和愿望。
省长郝鹏指出,把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我们丝路沿线国家共同行动、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彼此间在经济、技术、文化旅游、人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青海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与丝路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历史遗存十分深厚。2000多年以前,就有中欧商人穿梭往来于古丝绸之路;2000年后的今天,伴随我国“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规划的出台,青海迎来“走出去”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围绕丝路经济带的宏观背景,近两年来,青海省各部门致力于丝绸之路青海段的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期待更多人了解丝绸之路青海段,走进丝绸之路青海段。
随着《环夏都旅游圈“6+3”区域合作协议》的签署,以西宁市以及西宁周边的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等6个市州,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3个州的“6+3”旅游区域新模式,也将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整合营销,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整合各自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与创立区域旅游品牌,利用媒体网络、展销等手段,联合促销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推出旅游精品路线,树立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区域形象。同时,制定旅游投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培育等方面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及民间资金投资区域旅游业,鼓励区域内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壮大区域旅游产业。
今年青洽会期间,我省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相关绿色发展主题活动将是展会的重头戏。据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已邀请到土耳其、马来西亚、尼泊尔、土库曼斯坦、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展。届时,将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丝路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进行展示交流。
借助“一带一路”抢抓先机,青海旅游在积极融入赢得发展的同时,“一带一路”本身赋予的新内涵、新机遇,相得益彰的互补,无疑为青海旅游飞得更高、更远,增添了双倍的动力。
跟着“旅游+” 开启旅游新时代
“旅游+”,是将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有机地结合,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内容和文化元素,同时也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2015年5月,随着“旅游+” 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同时,旅游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其他产业的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旅游+”为先导的各项经济建设新常态。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正在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青海省委政府审时度势,先后召开了青海省“旅游+金融”高峰论坛和全省“旅游+互联网”分享会,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等6家银行分别与省旅游局、青海湖景区、茶卡盐湖、互助北山、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签约旅游项目26项,签约金额达400亿元;青海省旅游局分别与携程旅行网、腾讯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携程旅行网青海省旅游局官方旗舰馆启动。“旅游+”正推动青海旅游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青海旅游业将深入贯彻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按照全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品牌形象,不断挖掘大美青海品牌文化内涵,做实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围绕“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总体目标,着力构建“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旅游发展格局,强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旅游新兴业态,促进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创建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到2020年,预计接待游客达到4000万人(次),省外游客比重占到6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旅游人均消费达到1500元;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6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超过80万人,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