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后瓦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正式成为国家旅游局全国153个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点之一,这是全盟唯一一家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点。目前,相关业务培训工作已全部完成。
近年来,后瓦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依托丰富的天然草原资源、浓郁的蒙元民俗文化及毗邻京津冀地缘优势,累计投入700余万元,以保护生态草原、推动新牧区建设为目标,大力探索“旅游+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模式,积极发展集约生态型、旅游型和休闲型畜牧业与民俗餐饮、民俗旅游、民俗传统手工艺制作等特色产业,有效实现了整体乡村旅游发展和牧民致富增收。年均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100余万,直接吸纳从业牧民70余人,带动周边牧户就业70余户,是太仆寺旗乡村旅游整村推进的典型示范,更是旅游扶贫富民工程的一次成功实践。2014年9月,正式成为国家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据了解,建立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点的主要目的是动态跟踪了解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进展情况,通过对社会效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成效等指标进行观测,把握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结构和趋势,掌握旅游扶贫实际成效和乡村旅游发展动态,为全国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提供决策依据。为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帮扶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以及乡村旅游惠民富民提供重要的经济数据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