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早上7点半就来了,上午是五、六年级的甲组比赛,下午是一到四年级的乙组比赛,这两个年龄段校园足球的孩子是什么状态,我非常关注。”周一,沈阳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在浑河岸边的和平区足球公园拉开战幕,本周进行的是小学组比赛,沈阳市体校足球队的杨斌教练在场边认真观看、详细记录。沈阳市学生体育艺术发展中心体育部主任吴志辉告诉记者,据他粗略统计,像杨斌教练这样特意来看比赛选苗子的足球教练,大概有七八位之多。
杨斌的球队里,基本上都是2005年和2006年出生的孩子。“这是沈阳市备战2018年省运会的队伍,我来看比赛就是为了选出好苗子进入体校,充实到这个年龄段队伍里或者下一个年龄段的梯队里。”杨斌告诉记者,他来探看比赛的目的很明确。
这次沈阳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是由沈阳市教育局主办,沈阳市学生体育艺术发展中心承办,小学球队有100余支,5月16日有40多支球队参赛。两块真草皮,分割成六块场地,球队轮番上阵,守在场边,就能把沈阳市校园足球小学生运动员的大概水平摸个差不多。看着眼前的场景,杨斌难免心生感慨:“现在沈阳足球变化多大,大局面也好。我这个队伍是2013年选材,困难真多,当时校园足球没有这么火,都是我们教练下去挨个学校去找,遇到不错的孩子,就和老师沟通,给家长打电话,当时家长都不怎么愿意让孩子踢球,教练员得慢慢给家长做工作,后来进体校队伍的孩子才慢慢多起来。这个队组队已经三年了,家长也变得喜欢上了足球,而且坚决支持孩子继续踢足球。”
杨斌告诉记者,他上午看上了几个2005年的孩子,和老师家长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家长也想让孩子接受更高水平的足球训练,这是比较令人高兴的局面,因为进了体校之后,还可能向更高级别台阶走,比如职业队的梯队等。”杨斌告诉记者,沈阳市体校来了男女足三名教练,其他足球俱乐部他认识的教练也有多名,“不过这里面的竞争关系并不突出,因为我们体校队未来是要代表沈阳市参加省运会和青运会的,那些足球俱乐部并没有比赛任务,更多的是以培训机构的身份,找比较突出的小球员来参加他们的课后训练。”记者也在比赛现场看到,不少穿着“铁子帮”“小飞侠”标志服的人穿梭其中,这些足球俱乐部已经成为青少年足球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
5月16日这一天,杨斌教练上午看了10场比赛,下午看了10场比赛,20场球赛他只圈定了6个孩子。比率不高,这与杨斌教练选材标准比较高有关,“我们的队伍已经成型,我需要选能跟上节奏的,很多学校校园足球刚刚开展不久,更多的孩子还是处在一个初级水平的阶段。”这一周杨斌都会在和平足球公园看比赛,他表示,“这么大的孩子状态会有起伏,可能今天状态好,明天就差,每天都不一样,我的想法是,了解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