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8)日上午,首届 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在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礼嘉园区内盛大开幕。比赛首日,共进行了自动泊车(APS)挑战赛和自动紧急制动(AEB)挑战赛两项赛事的比拼。各家参赛车队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在比赛当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上午的比赛结束后,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采访到了两支参赛车队的领队,他们分别谈到了对参加首日比赛的感受。
江淮汽车:参赛有助于整车企业打开思路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汽车)车队领队陈波告诉记者:车队上午主要参加了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挑战赛,因为参赛车辆属于江淮的量产车型,在开发AEB系统的时候不单要针对赛事规则来考虑,还要考虑其它因素,所以作为整车企业,其实在该项目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经过一上午比赛下来,他们成功做到了在所有的工况当中都避免了与障碍物的碰撞,这样的结果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陈波强调到,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要归结于企业在开发产品时,对几大关键系统之间的大量磨合和验证。
陈波解释道:在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当中,传感系统就相当于人的眼睛,决策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而控制系统则相当于人的四肢。在传感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江淮选用了合作方目前最好的平台和最新方案,在控制系统上也经过了大量的验证和匹配,包括几万公里的路测等,此外,江淮对控制系统也进行了优化,使得整个系统的磨合达到了目前这样一个比较理想的程度。
至于参加这样的比赛对于整车企业的意义,陈波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和之前参加的其它同类型比赛相比,此次赛事的评分规则更加细致和新颖,对整车企业的开发思路来讲,不啻于是打开了“一扇窗”,可以让企业从不同角度来判断整个AEB是否可靠。二是参赛对于整车企业来讲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让更多人了解到江淮汽车在智能化和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的成绩。
自动泊车挑战赛,裁判现场打分
中山大学车队:参赛是为了更好地让理论落地
在此次报名参加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的车队当中,中山大学派出了一支完全由学生群体组成的队伍,团队成员大部分是90后研究生,领队崔明月则是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在读博士生之一。
作为一名平时着重于钻研学术的研究者,在崔明月看来,参加这样的比赛是一次让理论落地得到实践验证的好机会。他告诉记者,此次中山大学车队在自动驾驶设备的驱动方式上采用了电机驱动的方式,通过上午的比赛,他发现与其他参赛车队的线控设备相比,自家参赛车辆在高速情况下的制动能力上面仍存在着不足,不过,这也使他认识到与其他车队间存在的差距,同时也在对手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虽然初战不利,不过对于接下来的比赛,崔明月还是表现得信心满满,尤其是接下来的城市交通场景挑战赛,由于涉及的是平时研究中比较擅长的领域,再加上车队在激光雷达感知系统方面的优势,崔明月相信车队一定会在随后的比赛当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除了车队自身,崔明月还提到,在他所参加过的同类型比赛当中,首届 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无论从规格、流程以及赛事设置等方面都十分专业,主办方提供的食宿、场地、志愿者等服务也都非常到位,他希望这样层次高、专业性强的比赛能够持续地办下去。
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 丁凤然